【一個世代的等待】─103學年度高中籃球聯賽筆記

十到十五年,大概是籃球場上的一個世代。



十年是一個球員從潛力股成長到顛峰所需要的時間;而十五年,已經給予我們足夠的樣本,讓我們檢視、驗收當代籃球的發展進程。



西元兩千年的時候我國一,除了千禧蟲跟總統大選,我還記得在台北體育館熱鬧上演的HBL高中籃球聯賽總冠軍賽。因為就讀再興中學的關係,身為小學弟的我們當然順理成章地成為了冠軍賽的超級啦啦隊,在體育館聲嘶力竭地吶喊著,喊著場上球員的名字、為每一個漂亮的進球歡呼。



那個時候我還不太會打籃球,也看不太懂一些細節,只知道當時場上不斷有人呼喊著幾個名字:「田壘」、「周士淵」、「曾文鼎」、「吳岱豪」。於是我開始尋找,尋找這些帶給人們熱情的名字,它們的主人是誰。接著我看到了讓我瞠目結舌的場景─那是一個快攻,三民家商的球員從後場抄到球,一個快速的轉移,球已經到了在前面偷跑的球員手上,這個球員沒有選擇上籃,而是一個雷霆萬鈞的爆扣!在全場沸騰之際,我努力地看清楚球員背上的字,那是個簡潔有力、卻讓人印象深刻的名字:「田壘」─也是往後十五年左右,講到中華台北籃球代表隊,你無法忽略的一個名字。

請繼續往下閱讀

Ads by



田壘,百年…不,百年說不定都等不到的籃球天才。



看到當時媒體對田壘的形容,你真的會覺得:「他們真的是在形容一個球員嗎?」、「他才高中剛畢業,就直接拉上去打一隊這樣可以嗎?」,而事實上是,因為千禧年左右這批球員的出現,中華籃協也順理成章地施行所謂的「大換血」政策,而田壘與同年齡最好的幾個球員,包括周士淵、曾文鼎、吳岱豪、李學林、林志傑等人,搭配稍早的陳信安、李啟億、楊玉明,撐起了往後十年中華隊的大片江山,也撐起了職籃解散後球迷的希望。

田壘、曾文鼎

十年過去了,其實比較多的是失望。



2013年菲律賓亞錦賽的好幾個畫面我都還記得:QD在中華隊內線的屏障、呂政儒逆轉菲律賓的三分球、洪至善對中國時中場投進的壓哨三分、林志傑後撤到三分線外出手進球後野獸般的怒吼,以及槍響那一刻比數超越中國隊時我在電視機前流下的淚水。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可是除了感動,更多的是遺憾。



當年那些叱吒籃壇新秀們一個個邁向而立,有人直接退休了,有人還在為了夢想繼續打拼。有的留在台灣繼續展現驚人的球技,有的前往海外尋求更好的伯樂。那當初他們給我們的希望、我們整整一個世代的期盼,現在如何了呢?在這段時間裡,中國出了個姚明;而在遙遠的美國,也有個黃皮膚、會講一點點華語的小伙子,正在NBA的殿堂裡持續不斷地奮鬥著。或許,只是或許。(這又是講到台灣籃球的這十年,大家不願意提起的一件事,但我們還是得面對。)或許當初的陳信安念完高中後去美國讀大學(因為他是高中才開始打籃球),或許田壘直接去美國念高中,今天第一個踏上NBA舞臺的不會是華裔,而是操著一口流利台語、講到藍綠時會選邊站、去美國第一個找哪裏有滷肉飯的道地台灣囝仔。



或許這會讓職籃垮台後的球迷等待更長的一段時間,或許這些球員在美國受盡種族歧視的霸凌,或許台灣籃壇的發展不會比現在更好;但不管夢想在何方,只要跨出一步,就有了動能,就比別人更有機會達成夢想。



或許,一個新世代的契機正在萌芽。



這個學年度的HBL,因為某些因素我幾乎看了全部有電視轉播的比賽,一樣的熱血、一樣的激情,不同的是有好幾個不世出的球員,同時在這一輩出現。吳永盛就不說了,國中畢業直接去美國念了高中,今年拿到了NCAA第一級大學的獎學金,幾乎已經預約了未來十年中華隊後場的一個位置。

請繼續往下閱讀



更重要的是,台灣本土還有更多值得我們關注的。



看到南湖高中的比賽,你幾乎只會注意一個人─他們的得分好手曾柏喻。不誇張,雖然他只有184左右的身高,但是他切入時對於空間掌握的天分、急停時身體在空中的協調性、FINISH時手感柔軟的程度,加上運球過人時花俏卻又實用的動作,你真的會想到當年田壘的主宰力。而在我稀疏的看球經驗中,也實在想不到在我的記憶中,HBL有哪一所學校是像南湖高中這樣的「一人球隊」。當然,不可否認一人球隊的存在,這屆資格賽的苗栗高中就是很好的例子。靠著詹軍一個人驚豔全場的表現,他們拿下過很漂亮的逆轉勝,但是最終過不了資格賽這關。但是如果你看過曾柏喻在預賽一個人狂砍45分、帶領球隊大勝三民,隻手將南湖從淘汰邊緣帶入複賽的逆天表現,相信你也會成為他的球迷。
而曾柏喻與他的快樂夥伴也沒有讓大家失望(或許有,但是球隊的內鬥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了),雖然在八強慘遭淘汰一定是高中最後一年很大的遺憾,但曾柏喻的未來仍然留給大家無限想像。現在的情況他很有可能留在台灣而不是像大家所期望的出國深造,但誠如鄉民說的,無論選擇如何,都希望他能夠妥善評估之後,選擇一所真正願意培養他,而不是將他當作商品的大學就讀。我們看過太多失敗的商品了,當年的鄭人維、吳岱豪到近年的宋宇軒、周儀翔,甚至陳信安與田壘都只能算是個半成品,反倒是當初在乙組沒人看好的劉錚、蔡文誠、林志傑靠著自己的努力與天分,爬到了與甲組一線球星同等、甚至更高的高度。



每個時代都需要英雄與明星,但英雄與明星最大的差別是,明星影響的是一個世代的審美觀,英雄影響的是一個世代。我們會因為JORDAN打開電視、拎起球鞋踏入球場,因為JORDAN是無庸置疑的明星,是那個世代我們心目中籃球明星的模樣。但是終究,我們知道JORDAN是我們遙不可及的夢、一個稍縱即逝的幻影。但是我們看到林書豪,想到的是華人的希望,或許我們有一天也可以站上那個舞台,用我們的語言說我們自己的故事。

請繼續往下閱讀




Ads by



他是我們的英雄。



今年松山泰山的高國豪、高國強兄弟、南湖的曾柏喻、南山的孫永成、基商的王柏智甚至於正在SBL打拼的劉錚、蔣淯安,國外念書的陳盈駿、胡瓏貿、吳永盛,讓我們看到的是下個世代對於台灣籃球值得期待的理由,很可能還要走個十年二十年,我們才會看到一個喜歡吃滷肉飯的NBA球員,但是懷抱著這個夢想,我願意再等一個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