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2014-15球季各隊回顧:(2)明尼蘇達灰狼


2014-2015年的NBA例行賽即將結束,14隻沒能打進季後賽的球隊將進入回顧本季、展望未來的階段,我們就來一隊一隊地簡單聊聊筆者對於各個球隊的想法,因此不會有什麼特定的格式、非談到什麼話題(例如選秀、自由球員市場的目標)不可,那如果有什麼錯誤認知、考究未盡之處,也歡迎各隊球迷不吝指教。

這篇我們來談談灰狼,撇開那個因為真的非常嚴重的傷病問題導致的戰績之外,其實本季的灰狼在許多方面都讓人欣賞,總教練Flip Saunders的偏老派作風指導下,灰狼不只囤積、更將許多天份轉化成場上表現,灰狼對待有經驗的球員們的態度也讓感到帶有人情味,尤其是狼王Kevin Garnett的回歸,還待在陣中的老將們也都表示願意跟這隻球隊一起走下去,而從灰狼的薪資空間還有球員組成來看,狼家重返列強之日也不遠了。

一、比預估提早收成的Andrew Wiggins跟Zach Lavine

當初灰狼選進這兩個新秀時,他們的共通優點就是體能天賦身材都很好,但共通缺點是球技還不成熟、球賽智慧也認為還需要加強,被認為是需要花較多時間才能養成的高潛力但也帶有高風險的新人,但一方面灰狼的傷兵群讓他們有了更多的上場時間,一方面他們也確實展現出大幅地成長,這兩個人的順利長成、還有他們都可以打多個位置的特性,提供給灰狼在未來持續建軍上非常大的空間。


請繼續往下閱讀




Ads by








二、灰狼的團塊世代

包含上述的Wiggins跟Lavine,灰狼陣中有6名(各3名)2013、2014的首輪新秀(包含兩個狀元),這6名新秀的換約期間會在2017年跟2018年,除了提供給灰狼在2016、2017夏天運作的空間外,他們也能提供穩定而多元的戰力,堪稱是灰狼的團塊世代。

Shabazz Muhammad在有著非常棒的開季後,後來就因傷無法上場表現,但當初在UCLA被認為有態度上的問題,導致身價連年下滑的他,本季確實繳出了不錯的成績單,以一個搖擺人來說,他48.9%的命中率、還有在不到23分鐘就可以製造3.8次罰球機會跟1.4顆進攻籃板,結合到他本季有55.2%的出手都在禁區,看來他已經掌握到自己該如何利用身材在NBA佔據優勢的訣竅;Gorgui Dieng本季雖然沒有如期待地再往上攀升成績,多少坐實了他選秀時缺乏天花板的評價,但他領著新人約就能穩定貢獻10分、8.5籃板、2.5次以上的鍋抄跟穩定的中距離還有罰球,不論灰狼透過怎樣的方式、找來怎樣的優質長人,想必Dieng這些穩定而鮮少明顯缺點的球技表現,都能夠很好地搭配。


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外,季外跟季中交易來的Anthony Bennett跟Anreian Payne,雖然有獲得一定的上場機會,但表現跟成長都只能說差強人意,不過由於這兩個人都屬於比較新型的前鋒,一個是進攻上可以算3、4號雙挑但身材體能在防守上就尷尬,一個是有著防守上的機動性但進攻上高度仰賴外線的禁區,考量到灰狼本季因傷陣容時常更迭,Saunders或許還無暇去專門針對他們設計、安排場上的位置,也無可厚非,不過這兩個人本季也不乏代表作。









上面這批新人構成的團塊世代,加上已經長約綁下來的Ricky Rubio、Nikola Pekovic(雖然他很可能會被交易掉),灰狼在2016的夏天到來時,陣中會有著Rubio、Lavine這對充滿娛樂、觀賞性、創造力還有爆發力的後場,側翼上有著Wiggins跟Shabazz Muhaamad這兩個非常大尺寸、可以透過切入或低位單打製造敵人對位困擾的搖擺人,然後Gorgui Dieng、Pekovic、Payne跟Bennett的禁區組合雖然說不上多上乘,但也是功能性齊全,尤其你再考慮到灰狼在這個夏天的選秀會上,很可能會選進個高天花板的禁區球員,雖然不知道天花板會到哪裡,但是灰狼的基座打得還蠻穩定的。

三、屬於老將們的成全

灰狼本季戰績的慘澹,其實算是意料之外,Rubio、Pekovic跟Kevin Martin的長期缺陣後的戰績,讓Corey Brewer、Thaddeus Young跟Mo Williams的存在倍顯突兀,尤其Young還是灰狼在交易案中用選秀權換來的,不過灰狼也挺成全這三個人,將他們換去位屬西區列強的火箭,以及還有機會競爭季後賽的籃網跟黃蜂,三個人也都打出不錯的表現;此外,灰狼還順手將據Paul Pierce口中在籃網過得不太開心的狼王KG給換回來,有很大的機會在他的NBA發跡地退休並且進入管理階層,並且充當陣中年輕長人們的嚴師,也是個成全,更成全了許多當年年少、現在已經為人父輩的球迷。


請繼續往下閱讀
而還待在灰狼陣中的Martin跟Chase Budinger,看起來也都在灰狼陣中待得挺開心,前者在被傳出買斷或交易流言時,屢次表示自己待在灰狼很開心、不會有任何主動提出交易或買斷需求的可能;當初被灰狼寄予厚望換來的Budinger,在經歷了許多傷痛後,在3、4月也終於打出符合自己身價的成績。唯一不開心的大概是Gary Neal吧?大家都認為他會被買斷、然後加入季後賽球隊,卻被灰狼硬是留到了季末。





固然這些作為本身本來就帶有商業跟利益考量,但是跟自己陣中的這些球員好聚好散,留下個好名聲,對於市場競爭力不大的灰狼來說,不會是壞事。

四、Stay or not?

(灰狼的薪資結構,要扣掉Young的部分)

請繼續往下閱讀


Ads by




Pekovic的狀況是這樣的,他進攻手段有效但有限,防守端的問題、傷病問題也就那樣,所有NBA制服組都知道,但是他的合約在2016年後就變得非常漂亮(只佔薪資空間的12%-13%),他的交易價值在2016年之後會高很多;當然,為了提高他的交易價值,2015-2016球季勢必還是得讓他多上場,那麼禁區的養成可能會被壓縮點時間。





Budinger的2015-2016年合約是球員選擇權,以他這幾季打打停停的狀況來看,他大概會選擇執行(除非他想尋求上場機會、跳出後拼一年,在2016年夏天簽新合約),對灰狼來說,可能對待他的方式跟本季的Brewer一樣,且戰且走;只是側翼上如果連Lavine、Bennett算上去,加上勢必是主要球員的Wiggins、Muhammad,Budinger很難獲得足夠提高交易價值的上場時間,因此除非灰狼亟欲在2015年夏天清出薪資空間,或是又面臨傷兵潮,否則Budinger走完合約的可能性很高。

最多可能性的就是Martin了,他還有兩年約,但是2016-2017年的是球員選擇權,以他的球風跟近年成績來看,他到了2016、2017年肯定還是個至少有接近中產階級薪資水準的得分手,而且屆時的中產階級條款將會因為薪資上限大幅提升而增加,而他同樣也是側翼球員,但以他的身手跟薪資來說肯定是要排在輪替的前面,灰狼可以選擇在2015夏天交易他、2015-2016球季中間交易他(但是因為可能只能用不到半季,價值下滑)、2016年夏天讓他決定走或不走,但假設Martin因為考量到自己的市場行情,在2016年選擇留下,會不會瞬間影響灰狼的大計?不過換個角度說,Martin果真跟灰狼合作愉快、有默契的話,以他的薪資來說一直用到2017年絕對是物美價廉,然後屆時再簽新約。


請繼續往下閱讀




五、狀元的第四年新人看得出灰狼的重建計畫輪廓?

今年夏天灰狼會需要提早決定要不要執行Bennett新人約中2016-2017年那700多萬的合約,本來正常的情況下大概答案是很可能不會,依照Bennett現在的狀況,他「現在」進入自由球員市場,大概能拿到中產階級的500萬就不錯了;但是,一年之後他的成長會如何是一個未知數,二來是假設灰狼還沒有要在2016的夏天投入自由球員競爭紅海,以2016-2017薪資上限會暴漲到8000多萬的情況下,多負擔Bennett一季700多萬的合約,似乎又不是那麼令人無法接受的事情。

也因此,灰狼是否執行Bennett的2016-2017年合約,很可能象徵著灰狼預估自己最適合正式投入軍備競賽的年度,如果灰狼有那麼一絲在2016年夏天就拼了的打算,他們就沒有理由執行;但要是灰狼還打算且戰且走,那執行他的合約,等到2017年再視情況而定,倒也沒有什麼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