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麼簡單?冠軍教練讓球員專注防守的秘訣大公開

團隊的防守要求在籃球場上,一直是一個打不開的結:只說「防守要專心!」這樣的敘述句過於模糊、傳統數據只重視個人成果、進階數據又不適合在比賽中使用。

如果你是個教練或是球隊的領導者,必須要在瞬息萬變的賽場上有效地要求團隊防守,你該怎麼辦?

一個打不開的結

檯面上的兩項傳統數據:抄截和火鍋,總是遭受質疑,因為這兩項數據完全忽略了過於積極而可能失位而傷害團隊防守的狀況。屢次拿下年度抄截王殊榮的 Allen Iverson,縱使有再多球迷擁護,也從來沒能逃過這個罵名。

而近年蓬勃發展的各式進階數據也幫不上忙,這些數據都是以長期的事件樣本為基準,通常又帶著複雜的公式,只能作為分析、球迷或是後勤制服組的參考標準。

同時,你應該也很難想像,身在前線的教練,在一個 20 秒短暫停跟大家討論今天的防守效率 (DefRtg) 如何。

請繼續往下閱讀
那怎麼辦?



今年一月,我們曾經在《板凳上的西裝男到底都在幹些什麼?》這篇文章中,介紹了 NBA 龐大助理教練團在比賽中的精細分工,當時頗受好評。

其中,該文就提到一個鮮為人知卻十分重要的防守數據──「防守擾偏 (Defensive deflections)」。

那又是什麼?會是我們的解答嗎?

防守擾偏

這項數據是由去年 NCAA 冠軍教練 Rick Pitino 提出,已經 60 歲的他在大約 30 年前發想出這個指標。計算方式很容易,每當他的任何球員干擾對方進攻一次,就計算一次團隊「擾偏 (deflections)」,包括:

點偏對方傳球
拍擊對方運球
搶奪無球權球
製造進攻犯規
迫使進攻時間違例
抄截
火鍋
等等 …
這項數據的紀錄準則不一,但精神很簡單,就是把能帶給進攻方任何不舒服的干擾都納入其中,以此來評量球員們有多努力在防守。

當時擔任 Boston University 總教練的他,後來執教尼克和賽爾提克的時候,也把這項數據帶進了 NBA。



幾十年來,籃球場上的演進和變革無數,但強調「擾偏 (deflections)」的效果似乎不減。Rick Pitino 帶領的 University of Louisville 本季每場勝分差高達 +19.5,這 12 年來有 10 年晉級錦標賽、5 度進入八強、3 次殺到四強,而在去年終於如願奪冠。

請繼續往下閱讀
University of Louisville 多年來都保有一定的競爭力,但你好像舉不出一個 NBA 的明星球員是來自這所大學,這足以證明 Rick Pitino 教練本身的執教功力,以及再次驗證團隊防守在籃球場上的重要性。

所以,這個 Rick Pitino 教練連練習賽都要計算的數據,到底有什麼魔力?

驅使球員專注 40 分鐘

「擾偏 (deflections)」要強調的東西很簡單:它重視的不再只是個人抄截和火鍋的零星成果,而是團隊向進攻方施壓的持續過程。

Rick Pitino 曾經說一場比賽的團隊「擾偏 (deflections)」次數如果可以來到 35 次,那麼有 95% 的機會能贏下這場球。

雖然看似有個數字作為是否執行成功的標準,但它其實只是一個大致的目標,運用過程中的可變性和簡單具體才是它在實戰上如此有效的原因。



(打過太陽、魔術、湖人等隊的 Earl Clark 是 University of Louisville 出產的拚命三郎,前幾年在湖人曾經有一段時間表現非常好,被湖迷稱為「克來瘋」)

請繼續往下閱讀
而「擾偏 (deflections)」可變的定義讓它能適用各種防守哲學。

以 Rick Pitino 為例,他本人並不把「製造進攻犯規」納入「擾偏 (deflections)」,不將它視為一項值得鼓勵的防守干擾。又甚至,你也可以針對不同的對手特性,逐場去搭配干擾的方式來要求球員。

曾經在一場 University of Louisville 大學以 82-56 的分數大勝之後,對手的教練 Larry Eustachy 說:「我說不出來 Pitino 教練是怎麼讓他的球員專注 40 分鐘的,這是我見過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次,要讓球員們做到這樣真的很難。」

就是那種簡單的特性,讓它非常適合直接在賽場上、在中場的白板上、在暫停時的戰術板上,比起「今天防守不夠專心!」等等模糊的敘述具體而深刻,容易付諸行動。
無論比分差距大小、不管時間剩下多少,球員都能保持對於比賽的專注力,沒有一絲偷懶的空間。



(台灣球迷熟悉的火箭隊 Francisco García 當年也是 Rick Pitino 的子弟兵)

總結

事實就是如此,許多繁複的進階數據並不適合直接用在賽場上,因為它過於執著已經發生的事情。

就像學生領到表現不好的考卷,大多也只會想說「好吧,下次再努力」,然後下次繼續後悔當初怎麼沒有多拚一下。

繁複的數據或許可以在事後給你系統化的檢討和分析、給你比較和排名、製造球迷間的話題,這些確實都很重要。

但站在球場上的球員和教練,無論是在球館還是街頭、他們關心的都只有現在,只有每一分每一秒的絕對專注,而「擾偏 (deflections)」或許就是那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