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老鷹隊到Fab Five:籃球場上無解的種族課題

種族議題在NBA裡一直像是個每隔不久就發作的病症,當它跳出來騷擾大家,足以搞得全聯盟不對勁;但當它冷卻消失之後,大家又可以裝作沒事,彷彿它從未發生。NBA對待種族議題也一向是點到即止,正或許因為每個人都知道,它是永遠無法治癒的病,一道永遠無解的習題。


(Photo credit: newyork.cbslocal.com)

其實不只在NBA,即使在整個美國,這個已經被全球認為最足以代表民主自由的國度,種族議題也從未消失,只是人們不太願意公開談論它。無奈的是,也經常會有偶發事件,讓此議題躍上全國版面,例如90年代初的洛杉磯暴動,例如前陣子在密蘇里州Ferguson發生、起因於白人警察射殺黑人的警民對峙事件。

請繼續往下閱讀

平心而論,前快艇隊老闆Donald Sterling的種族岐視失言風波,儘管鬧得滿城風雨,卻不那麼令人驚訝。畢竟它之所以爆發,是因為TMZ取得私下的談話錄音;而且整椿事件的主題,大概就是Sterling個人嚴重的種族岐視。今年連續爆發的兩波種族議題風暴之中,老鷹隊事件反而是比較值得探討的。

涉及老鷹隊的種族言論其實有兩波,其一是股東之一Bruce Levenson兩年前的一封內部email,其中指稱黑人球迷太多,對白人球迷造成排擠作用,而且該隊所有的行銷似乎都指向黑人(如啦啦隊、電視轉播畫面、球隊行銷計畫等等),不利整體營運。接下來才是總經理Danny Ferry在會議中「宣讀」那份對Luol Deng極盡諷刺和質疑能事的球探報告。

這兩個事件後來都被扒了出來。我比較訝異的是,即使Ferry如他所言,「只是」讀了帶有種族岐視的球探報告,並不代表他個人有種族岐視取向,他對此議題的敏感度也實在低得可怕。在美國,Ferry和Levenson的行為都引起廣泛辯論,多數人似乎都認為這是明顯的岐視,但也有不同意見。身為黑人的前傳奇中鋒Kareem Abdul-Jabbar表示,與其說Levenson是岐視,不如說他是生意人;既然是生意人,對球隊經營的目標顧客族群有意見,不應被擴大解釋為種族岐視。

請繼續往下閱讀

除了Abdul-Jabbar之外,還有其他黑人運動員和評論者跳出來為 Levenson說項,使整個事件的公眾討論更加複雜。最後Levenson表示將出售老鷹股份,而在輿論砲轟下,老鷹隊雖然未直接炒掉Ferry(在 Sterling事件中備受讚揚的NBA總裁Adam Silver,這一次並不認為要求Ferry解職的訴求具備正當性),終於也以Ferry無限期離職作為收場。

Abdul-Jabbar的說法是,如果今天Levenson反過來,認為老鷹隊訴諸白人球迷導向的行銷,傷害了黑人球迷市場的開發,外界會怎麼評論此事件?難道也是種族岐視嗎?所以,他的意見不應被視為種族岐視。言之似乎成理,但Levenson的說法,實在很難不被認定為種族岐視,因為在現實的世界裡,Abdul-Jabbar的假設並不成立。至少在籃球世界中,白人一百多年來一直是強勢族群。

這就是籃球場上的吊詭,即使黑人球員已經強勢的主宰著這項運動,在經營管理層面上,他們依舊是出奇的弱勢。否則,我們不妨看看NBA老闆裡有多少個黑人,NBA黑人教練的比例有多少。這個問題不是沒有人提出過,但永遠無法改變現狀。

請繼續往下閱讀

種族和同性戀一樣,長久以來屬於大家都知道卻無人提起的禁忌話題,但慢慢的,還是有些人會冷不防的出來丟手榴彈。遠的就不談了,2003年,當時效力拓荒者的NBA「名嘴」Rasheed Wallace,在專訪中拋出NBA剝削黑人球員議題,引發熱議。Wallace說,NBA特別喜歡傻傻笨笨、什麼都不知道的高中球員,反正這些孩子,人家叫他們作什麼就作什麼,簽約就簽約,只有NBA老鳥知道剝削是怎麼回事。


(Photo credit: deadspin.com)

他突然冒出來的這番發言,因為是夾在綜合性的訪談之中,缺少論述和脈絡,沒有說明他如何認為NBA剝削黑人球員,因此搞得黑人同胞球員們也不知如何回應,幾乎每個人都尷尬的以「No comment」應付媒體記者,媒體炒作也炒不了多久,所以過沒多久就消聲匿跡。
2011年3月,正值密西根五虎(Fab Five)20週年,ESPN特別製播Fab Five紀錄片專輯,身兼紀錄片製作人、當年算是Fab Five靈魂人物的Jalen Rose受訪,提及當年密西根和杜克的恩怨情仇。說著說著,他表示他痛恨杜克大學和杜克大學所代表的一切價值觀,因為杜克只會招收那些「Uncle Tom」的黑人球員,對他這種出身貧窮、念公立學校的黑人球員不屑一顧。

Rose沒有清楚定義他口中的Uncle Tom究竟為何,但是因為他特別點名Grant Hill,所以有可能意指來自雙親俱在、郊區中產階級家庭的球員。簡單的說,Rose認為杜克只會招收「沒有那麼黑人」的黑人球員。

他的發言再度撼動全美,這不僅指涉杜克在招收球員時的種族岐視,而且也觸及黑人之間的認同問題,近乎指控某些黑人和他們的家庭,已經背棄所謂的黑人原生文化,而去尋求白人認同,進而被白人價值觀同化。

請繼續往下閱讀

Hill聞訊,直接投書紐約時報,以還蠻客氣的方式點出Rose的錯誤。隨後數天,兩人又來來回回好幾回合,Rose解釋,他的說法代表「當年身為一個17歲高中生的看法」,而非現在,雖然至今他仍認為杜克絕不會招收他這樣的球員。但也有評論指出,其實當時的Chris Webber,正是Rose所描述的,來自雙親中產階級家庭、念私立高中的球員,而Webber也似乎為了配合Fab Five那種出身街頭、較為狂放不羈的形象,搞得有點左右不是人。


(Photo credit: www.celticslife.com)

架一吵開,還是陷入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局面。弄到最後,Rose也不大敢繼續放砲了,Hill也沒有追打,兩人握手言和,這個議題的討論再度畫下休止符。

種族岐視議題牽涉的範圍極廣,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辯出結果,加上球場上球總是要打,一路爭論下去,逼每個人都要表態選邊站,並不是太好的選擇,因此籃球場上的此類討論一向是點到為止。美國雖然和台灣不一樣,不流行那種「體育歸體育,XX歸XX」的邏輯,面對這種超敏感話題,大家終究是能閃就閃。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們不能否認的是,這話題每引爆一次,大家就有更多的學習和了解;但或許也必須承認,這會是個無盡的循環。如果美國自60年代民權運動至今,黑白之間還會有宛如鴻溝般的距離,一點燃就會出現和Ferguson一樣的衝突,籃球場上也不會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