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以小打大真的有搞頭 Does “Play small” work?

相信大家對於NBA 金州勇士隊 Steve Kerr 教練今年所用的戰術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屢屢在球隊落後的情況下,祭出「無中鋒」打法,拉開攻擊的陣線,也提高速度,目前為止收到不錯的成效,包括總冠軍戰第四戰,勇士是以1:2落後,在對方主場比賽,他直接派出Igudala 先發,用小陣容贏下比賽,整場Bogut 也打了不過7 分鐘。

這讓大家不禁想到幾個有趣的問題。1) 大家都說籃球是「跳的高不如長的高」,怎麼?為什麼用小個子可以打贏大個子? 2) 中華隊長久以來就有個頭太小的問題,是不是可以從這方面解套?

試著談談籃球場上「天龍」跟「地虎」的關係。記得我年紀還輕的時候,中華職辦過「天龍VS 地虎」的比賽,基本上就是超過190cm 定義為天龍,以下為地虎,所以當時周俊三、羅興樑、李雲光,當然都是在地虎隊。猜猜誰贏了?地虎隊贏得了比賽。之後我在美國、中國、台灣看到的地虎天龍賽,每一場都是地虎隊贏。大家不覺得納悶?明明天龍隊長的高,吃籃下就可以,穩穩地打就會贏,地虎隊怎麼守得住?我想這邊可能有幾點因素決定了勝負。第一,天龍地虎賽再怎麼認真,都是「表演」性質,天龍們大部分都打得比較客氣,沒有人會想要被看作是「大吃小,沒XX」的球員。其次,沒錯,高大球員通常都是往裡打,命中率也頗高,但是小球員防守上可以「在前防守、推擠」、「包夾」、「犯規」,犯規還要犯到四次才有罰球,罰球還可以干擾。況且天龍隊的進攻節奏很容易變得「很慢」;反觀地虎隊,他可以跑快攻、三分球、大四角拉開、切入分球、天龍隊想犯規都犯不到,想拖慢比賽節奏,卻往往被拋開。

請繼續往下閱讀

Ads by

那麼,地虎隊天龍是真的有望囉?!我到不是那麼樂觀。因為平常這種地虎天龍賽隨便打打,不能算準。而真正的比賽中,也就是勇士隊有一個範例。另外還有另一個例子,就是Michael Jordan 的例子。有人說Michael Jordan 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顛覆往常慣例,也就是「冠軍球隊裡一定有一個偉大中鋒」的慣例。那怕從Bill Russel 開始,賽爾提克隊有Parish/ McHale,賈霸、O’Neil、David Robinson/ Tim Duncan、就連非典型的小牛隊、內線也還是有Tyson Chandler、熱火隊內線的Bosh 也不可或缺,只有Jordan 的公牛隊,讓人有「中鋒是裝飾用」的感覺。(好巧不巧,Steve Kerr 就在當時的公牛隊中,這是另一個話題) 所以目前為止是不是有足夠的樣本來說明小打大的優勢,我認為還不夠。事實上,我覺得兩隊都是特例。

請繼續往下閱讀

第一,公牛隊的例子中,Well,你有Michael Jordan。而勇士隊陣中呢,你有Curry。他們都不是一般的射手。一般的射手,有空檔,可以出手,需要跑位找空檔、需要隊友檔;這兩位也不是不需要,只是必要時他們可以向後仰(Jordan)、向旁橫移(Jordan)、在空中停留(Jordan)、或是零秒出手(Curry)、快速出手(Curry)、大號三分(Curry)、 這些高難度出手被他們做起來像是家常便飯,不進球我們會覺得可惜,完全不想這些出手在一般球員做出來必定是肉包。你必須得要有這樣的球員。他會創造驚奇,會讓對手覺得「守成這樣你還可以進?或許是天意」的沮喪感。但是細數我們的球員,大部分不是這樣的。這不是他們的錯,這樣的球員,真是太可遇而不可求了。(但是要如何「趨近」這樣的境界,最近倒是跟了幾個大學階段的教練討論,初步獲得他們的認同,或許日後可以為文分享)

請繼續往下閱讀

第二,你要有肯拚敢打、技術全面的「中號」球員。就舉Draymond Green 來說,6呎7就是不高不矮,你看到他的防守?他是防守第一隊成員;看過他守中鋒、守後衛、守前鋒,拚搶籃板,灌籃、助攻、對了,他空檔還會投三分球。更別說Harrison Barnes 是另一個「沒那麼激動版本」的Green。Igudala 是「小號一點、罰球更不準一點」的 Green;Thompson 是「白一點、準很多」的 Green。

如果要套到中華隊身上,對不起,我們選訓通常都選「名將或老將」,俗話說一句「老將怕痛、名將怕傷」,在這樣的基礎上要Play Small,恐怕只會更讓人壓著打。但是如果以選上國手,一天酬勞只給你幾十塊的前提下,有球員會奮不顧身,不顧傷痛幫你打,這個球員大概邏輯也很有問題,很難成為理智的好球員的。

所以,小陣容是不是真有的打硬仗?你必須要有很穩定的射手、創造驚奇的射手、肯拚肯纏的中號球員(不能太小號),這些中號球員剛好也要是個射手,起碼可以定點。如果你手上有這樣的菜,或許可以炒出一盤Play Small 的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