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NCAA聯盟分組及各校賽程安排

關於NCAA大學籃球賽,相信許多人都是到了瘋狂三月時,才從體育頻道得知一些相關訊息,但NCAA在美國的關注度並不下於NBA,在此稍微介紹NCAA聯盟分組及各校賽程安排。

NCAA是National Collegiate Athletic Association的簡稱,類似大專體總的組織,負責全美大專院校的運動事宜,由於各校之間人數和實力差距甚大,所以分成第一、第二和第三級學校,而我們一般稱的NCAA籃球比賽,通常是指第一級實力較強的3百多所學校所舉辦的籃球賽。

聯盟(Conference)

各聯盟的組成大部分是以地域為主為考量,也有依據學術水準(如長春藤聯盟Ivy League),共分為32個聯盟以及零星未結盟之獨立學校(Independents),目前總共351支球隊,而各聯盟的各校間組成委員會,負責安排賽程、場地、轉播及各種相關事宜,而競爭力較強的聯盟,較容易吸引轉播權利金以及素質優秀的高中生加入。

請繼續往下閱讀

目前分組如下:

America East: 9隊 (如Vermont)

American:11隊 (如Connecticut, Memphis)

Atlantic 10: 14隊 (如Massachusetts, George Washington)

ACC: 15隊 (如UNC, Duke, Syracuse, Louisville, Wake Forest)

Atlantic Sun: 8隊

Big 12: 10隊 (如Kansas, Texas, Oklahoma, Iowa St)

Big East:10隊 (如Georgetown, Marquette, St. John’s, Butler)

Big Sky:12隊

Big South:11隊

Big Ten:14隊 (如Illinois, Indiana, Michigan, Michigan St, Wisconsin)

Big West: 9隊 (如Hawaii)

請繼續往下閱讀

Colonial Athletic Association: 9隊

Conference USA: 14隊

Independents: 1隊

Horizon League:9隊

Ivy League:8隊 (如Harvard, Princeton, Cornell, Yale)

MAAC:11隊

Mid American: 12隊

MEAC: 13隊

Missouri Valley: 10隊 (如Wichita St)

Mountain West:11隊 (如UNLV, Utah St, San Diego St, Nevada, New Mexico)

Northeast: 10隊

Ohio Valley:12隊

Pac-12:12隊 (如Arizona, California, UCLA, Stanford, Washington)

Patriot League: 10隊

SEC: 14隊 (如Kentucky, Florida, Alabama, Tennessee, Missouri)

Southern:10隊

Southland:13隊

SWAC:10隊

Summit League: 9隊

請繼續往下閱讀

Sun Belt: 11隊

West Coast: 10隊 (如Gonzaga, BYU, Santa Clara)

WAC: 8隊



NCAA球季與賽制:

*下圖為2008~09年北卡大學的賽程:



第一階段: 非聯盟比賽、邀請賽(註一黃框處)、跨聯盟對抗賽(註二紅星處)

一般來說,各校在10月中舉行午夜瘋狂後開始新球季的練球和戰術演練,而當中一至兩場的練習賽通常是找學校附近的小學校做練習比賽。正式的球季會在11月初開始,每周大概安排1~2場比賽,通常各校在聯盟例行賽前會安排10場左右的跨聯盟正式比賽和邀請賽,這期間的對手程度不一,有些是贊助商舉辦的邀請賽,也有小學校主辦的邀請賽,所以可能發生前十名的球隊對上300名之後的小學校的比賽。也會有跨聯盟的對抗賽,如ACC和BIG TEN聯盟間的1對1對抗賽,另外世仇的學校間可能會安排一場對抗賽(如Kentucky vs Louisville)。

*ESPN舉辦的夏威夷茂宜島邀請賽,通常是各聯盟選一隊來參加的小型盃賽
(圖檔來自維基百科)





*ACC與BIG TEN聯盟1對1對抗賽





第二階段: 聯盟例行賽(註三綠框處)

而到了1月初,聯盟內部的例行賽開始,一般而言會依據聯盟大小,大概安排14~18場左右的例行賽(註三),而例行賽中有些經典的球隊對抗會有主客場各一(如UNC vs Duke)的比賽,而其他學校則安排兩年一次主場比賽,例行賽期間由於校與校間體育水準接近,競爭更是激烈,每場吸引爆滿的學生、啦啦隊甚至當地民眾來為自己的主場加油,贏球者在兩校間更是耀武揚威,而輸球的一方,可能怨聲載道、氣憤難平。
第三階段: 聯盟錦標賽(註四籃框處)

在三月初各聯盟例行賽結束後,各聯盟又舉辦各自的聯盟冠軍錦標賽(註四),依據例行賽戰績作種子排名打輸一場就淘汰的晉級賽,通常這段期間的錦標賽都會吸引許多電視轉播,而分紅金可為學校增加許多收入,而也有一些聯盟不舉行聯盟錦標賽,而由例行賽成績最佳者為當年聯盟的總冠軍。

*聯盟錦標賽賽程 (圖檔來自維基百科)



第四階段: 64強錦標賽(註五紅框處)

而在所有聯盟的錦標賽結束後,由NCAA組成邀請委員會,決定要邀請哪些學校來參加NCAA最後64強錦標賽(目前制度共選68隊,其中8隊先行外卡賽取4隊晉級64強),而沒有選入64強的其他球隊也會有其他單位的邀請賽可打(如NIT 32強邀請賽),不過受關注度則會少上一大截,如何選取68強在此不先多說,而被選到的球隊會依據強弱平均分在東區、東南區、中西區、西區中,而各區有16種子球隊,屆時第一周進行2輪的比賽,勝者的16支球隊則稱甜蜜16強(Sweet Sixteen),而在第二周結束前4輪的比賽後,各區的冠軍球隊則是最後4強(Final Four),第三周的周末移師到準決賽場地進行最終Final 4比賽,這時全美民眾都壟罩在大學籃球的瘋狂風暴中,甚至NBA在冠軍賽當天也會停賽一天,電視台每天也會做分區決賽的各種分析特別報導,收視率總是居高不下,而這種瘋狂的特殊現象,也就是我們常稱的『三月瘋狂』March Madness。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下面例圖為南區的16強賽程(圖檔來自維基百科)


*最後的Final four賽程


*爭鬥6個月的賽程後,最終拿下NCAA勝利的果實,下圖為2012年Louisville冠軍圖
(圖擋來自NYdaily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