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 57 巴塞隆納下鄉之旅啟示錄

雖說表演熱身賽性質的比分不重要,不過123 – 57,66 分的差距仍說明了歐洲冠軍隊與台灣籃球的實力差距。如果台灣籃球的目標是「走出亞洲,打進世界」,這場難得接觸歐洲球隊的比賽,或多或少還能提供一些發展的參考。

首先,在身高體能面,台灣球迷可以不用太悲觀。只要插一支七呎歸化中鋒在禁區,台灣頂尖球員的身高體能並非不能跟歐洲球員對抗。首節吳永仁、周儀翔、劉錚、何守正、Norvel Pelle這批國家二~三隊左右水準的先發陣容,在體能上不會展現太大的落差。

那這 66 分的差距到底怎麼輸的?



(1)球隊組成的默契問題

這次組了一支沒什麼明星的SBL明星隊,在沒什麼磨合跟沒什麼練兵的狀態下,球隊在進攻或防守上幾乎沒什麼組織性的表現。再加上替補陣容的體能落差,這支SBL明星隊不管進攻或防守完全任巴塞隆納宰割。

請繼續往下閱讀
如果派不出中華隊等級的組合,也許以一支職業球隊上場對抗,還比較能提供一些可看性跟對抗參考價值。至於商業上的票房考量,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如果中華籃協與企業有足夠的資源,讓國家隊多與歐洲球隊接觸比賽,也許會是移地美國之外,另外一種吸收新知與經驗的替代方案。



(2)球風的差異與選擇

練球採訪時,巴塞隆納球員就指出歐洲與台灣球風的差異。除了熟悉的「速度很快」之外,台灣的球風仍偏向美式的一對一、小組作戰與防守反擊打法。

而巴塞隆納週六則是徹底演示「更多傳球」的團隊球風。即使對上每個對位都是單打點的SBL明星隊,巴塞隆納仍然堅持團隊組織戰。巴塞的每個 Play 粗估起來,至少都有五次左右的傳球。甚至在一次五個球員都接觸到球,行雲流水、毫不猶豫的傳球過程中,筆者抬頭看了一下記時器,24 秒的進攻時間只花掉 8 秒鐘。

兩種籃球打法有各自的哲學存在,也都有各自的擁護者,然而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球風,或著如何把自己選擇的球風效益最大化,才是台灣籃球組訓需要考量的方向。畢竟光論美式球風,菲律賓其實就打得比台灣出色…。

請繼續往下閱讀


(3)身體強度與球技細膩度的差異

要把球風效益最大化,球員的強度與細膩度都必須提升。

現場看球較難看出整體戰術跑位,但球員們互相對抗的小細節卻遠比電視轉播明顯。雖然身高爆發力不輸對手,但雙方只要經過對抗,巴塞球員是輕鬆完成動作,SBL明星隊則是頻頻放槍。

而注重團隊配合的巴塞,每位球員在投、傳、切三脅上都具備一定的威脅,對於動作的選擇與球場空間的掌握也都明顯優於台灣球員。

強度與細膩度是球員在往個人潛能天花板發展的關鍵,但直到台灣籃球職業化,能提供球員更高水準的生活之前,也許要求球員的強度與細膩度只能是種苛求。



台灣籃球要走出亞洲,似乎已經踏出一大步,但仍有不小的距離…。

球員個人表現

身為唯一入選本屆中華隊的球員,劉錚的個人能力無庸置疑,而他的成熟度已經從多年前打瓊斯杯大專明星隊的菜鳥逐漸有成為球隊一哥的架勢。老實說,這場比賽 SBL 明星隊最有效果的戰術其實只有「球給劉錚」,很高興看到劉錚快速的成長。

周儀翔是這支球隊唯二有突破能力的球員,不過突破之後的終結能力或分球能力都仍有待加強,這個問題其實從亞洲盃到觀護盃就曝露出來了。在 SBL 磨個兩季,期待他也能達到進入更高等級聯賽的水準。



如果要形容達欣本季洋將 Norvel Pelle,「璞玉」兩個字會是最好的形容詞。七呎身高加上誇張的彈跳力與彈速,搭配柔軟的中距離手感,Pelle 絕對有打 NBA 的天賦。然而除了身材厚度有待加強之外,Pelle在進攻與防守上的技巧都仍然非常粗糙。這麼年輕就從 NBDL 落到 SBL ,實在很擔心 Pelle 能否從台灣的比賽與訓練中成長。

請繼續往下閱讀


巴塞方面,即使上場時間不多,Juan Carlos Navarro 仍展現優異的進攻水準,流暢的跳投與拋投動作,其他球員還真的做不出來。

爵士選秀 Ante Tomic 跟雷霆選秀 Alex Abrines 也都有進入 NBA 的天賦水準,只是美國能否提供更好的生活水平,其實反而是影響他們挑戰 NBA 的最大因素。



19 歲的 Mario Hezonja 身高、活動力即使站在巴塞隊友身邊也是高人一等。相信選秀順位被預估在樂透區的 Hezonja,會是目前這支巴塞最有可能挑戰NBA的球員。


比賽最後秀了一手堪稱本場最佳好球的開後門Alley-Oop灌籃
相對於媒體強力放送,資源獲取容易的美國籃球,歐洲籃球一直是球迷較少接觸的神祕大陸。

一場不算熱鬧的饗宴結束了,不過能親眼看到歐洲冠軍級的球隊展示他們的真實強度與球風,仍算是值回票價的一場比賽。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