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後,接班的號角再次響起(二)-逐漸黯淡的得分後衛

討論著誰會是那些已退役或待退役的傳奇控球後衛接班候選人,也讓人會去思考籃球場上後衛這個環節的另一個要角,得分後衛。

得分後衛,英文是「Shooting Guard」,以中文的意思來看就是講求得分,而以英文的意思來解釋,就是要不斷的投籃。這個位置往往是球隊中最具有得分能力的球員,身材也會比控球後衛來得高大一些,但隨著NBA球風的改變,這曾經是聯盟最具代表性的一個角色位置,也面臨了極大的轉變!

(註:下文中球員右邊括弧內為球員目前年齡)


二十年前的23號,現在的24號,究竟會是誰繼續延續這傳統?


3D球員風潮,得分後衛定位漸趨不明

開始談談幾種得分後衛主流之前,先來討論一下因為小球戰術的興起,而出現的一種全新名詞,「3D球員」。

「3」代表的是要具備三分球作戰的能力,在進攻端可以做為一名埋伏射手,不論是快攻時拉開持球者的推進空間,又或者是在快速導傳時能夠保握空檔的冷箭選擇。「D」則是象徵了防守,這些球員並不強調每一場比賽都有高得分,但是絕對要有穩定的防守能力,他們的目標是針對對手的主力球員,將對手的殺傷力降低!

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個角色的崛起,使得得分後衛的風格逐漸開始與其他位置重疊,球隊開始強調的是能夠防守多位置的球員,原本應該被歸類於得分後衛的球員開始要偶爾代班小前鋒或是控球後衛。


3D球員顯然已經成為現階段NBA最火熱最受歡迎的球員類型


除了3D,得分後衛也開始變成以射手為主的時代

「如果說三分球是一門失傳的藝術,那我願意繼承前人們的精神,繼續將它發揚光大。」2012年宣布退休的左撇神射手Michael Redd曾說過這番話,象徵了前一段日子沉寂一時的三分球戰術。

如今球風的改變,三分球已經成為不可或缺的戰術重點,就連馬刺總教練Gregg Popovich都在前陣子訪問中說出:「如果你投不進三分球,你肯定會付出代價;但如果你不投三分球,你還是會付出代價!」

要說三分球第一次興起,時間大概要一直往前追溯到Reggie Miller嶄露頭角的時候開始,傳奇的Miller Time,用一次接著一次的關鍵遠距離進球力抗著籃球之神Michael Jordan的神蹟,整個球員生涯奉獻給了溜馬隊,寫下了2560顆三分球的歷史紀錄。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一直到Ray Allen的出現,這懸掛已久的紀錄才開始不再遙不可及,從一名被譽為「Jordan接班人」的飛人,到轉型成一名以三分球聞名的神射手,如同投籃教科書一般的他,時至今日,也已投進了恐怖的2973顆三分球,如果未來有機會復出球場,3000這個數字並不困難。

隨著Redd因傷退化,聯盟中的射手代表除了Allen外,似乎找不太到其他能夠繼續承接這門藝術的球員,防守至上的NBA,一直到近幾年才改變了唯有防守才能贏得總冠軍的思維,三分球也在幾名新興射手的出現,看見了接班的曙光。


不論雷槍還會不會回到球場繼續寫紀錄,他的接班挑戰者也正在宣戰


Klay Thompson (25)

與Allen一樣投籃姿勢非常標準,出手速度也都相當迅速,命中率也能維持在平均40%左右,現役年輕球員之中,Thompson絕對是最像Allen的球員。

要成為一名優秀的射手必須具備精準的判斷力,要自己利用空手跑位來尋找空檔,這樣的技巧需要射手本能也需要多年來的經驗,而Thompson雖然年僅24歲,但穿插隊友所設好的掩護以及接球後該切或投都拿捏得很不錯,如果繼續以這樣的角色前進,生涯四季就已經投進734顆三分球的Thompson是非常有機會挑戰Allen所設下的史詩障礙。

請繼續往下閱讀

「運動科學」(Sport Science)這個節目曾經幫Allen以及Thompson兩人測過他們的出手速度,Allen為0.73秒,而Thompson是更短的0.54秒!久不停歇的訓練造成他們的肌肉早已熟悉了每一次、每一個地點的出手感覺,只要能夠快速適應每個球場的地板,他們就能夠更早抓到感覺,進而穩穩地投進每一顆三分球,給對手陣陣重擊。

Thompson整體的技術當然還沒有辦法達到Allen的境界,但是他其實有一項已經勝過Allen,那就是防守。201公分高幾乎媲美小前鋒的Thompson不但比196公分的Allen高了不少,又有比Allen更結實的身材,對位防守時也可以提供極為有效率的貢獻,在波士頓時期的Allen往往會成為對手的打點,但現今對手遇上勇士隊時,卻無法很輕鬆地把Thompson視為弱點這點也可能是因為Thompson的定位稍微有偏向3D球員一些所致。
Bradley Beal (22)

不論是Beal或是國王隊的二年級射手Ben Mclemore,他們在進入NBA選秀前都曾被說是「雷槍接班人」,兩人都有非常柔軟的出手感覺以及相當快速的Catch & Shoot,但就目前的打法以及成熟度來說,Beal確實比較接近Allen。

Allen年輕的時候並不單單只是一名純射手,他有時候會發揮他的組織能力來影響比賽,利用自己的控球打擋拆,一有小小的空檔他就會立刻拔起來出手或是切入上籃。Beal在巫師隊的定位也同樣不只是一名射手,他偶爾必須分擔John Wall的控球工作,時常也會看到他親自操刀戰術,平常非持球狀態時他也不會停下腳步,會積極地去跑動尋找空檔,這樣的動作非常消耗體力,但是同時也會徹底擾亂對手的佈陣以及對位球員的體能。

請繼續往下閱讀

然而Beal必須要加強他的中距離投籃,依照Basketball-Reference的數據顯示,本賽季他在距離籃框3~10呎的命中率只有29.4%,10~16呎也只有37.4%,16呎外至三分線可以說是射手非常重要的吃飯地區,但他的命中率卻僅33.1%,強化中距離以及靠近籃框的準確性,會成為Beal最重要的課題,也是他能否擊敗Thompson成為Allen第一接班人的重點。


只要能夠加強中距離的投籃,Beal成為明星後衛指日可待


其餘人選:

Ben Mclemore、JJ Redick。


Mclemore即將有機會得到Rondo的穿針引線,有機會獲得一些當年Allen與Rondo的配合經驗


攻擊後衛與全能前鋒崛起,2號位開始強調防守能力

就傳統而言,控球後衛與得分後衛的任務雖然一個是專司組織,另一個專司得分,但實際上來看,偶爾得分後衛還是需要具備一定的組織能力,協助控球。如今這樣的現象也開始改變,攻擊型後衛異軍突起後,原先的控球大權搭配上強大的得分能力,使得這些原本應為球隊得分重心的球員開始被邊緣化。

外加上近年來小前鋒一直被強調要樣樣精通,也開始牽制住得分後衛的發展,進攻端的表現機會開始減少之後,外加上外線無法歸類為射手,他們也開始轉向從防守出發,利用防守來讓大家記住。

這類型的得分後衛近代最出名的莫過於前馬刺大鎖Bruce Bowen,整個球員生涯雖然爭議不斷,但「骯髒」的防守嚴格來說還真的是一大武器,對手的主力王牌總是在他的防守之下變得綁手綁腳,這樣的風格雖然很不討喜,但像Bowen這樣的球員,批評聲浪終究會成為他的助力,保持侵略性的強悍防守擾亂對方心理才是他們的首要任務!

請繼續往下閱讀


打球爭議不斷,但不可否認Bowen是一代防守大鎖代表人物


Tony Allen (33)

如果不是2005-06球季的一個「自作自受」,T.Allen可能現在不會是一名以防守專家聞名的得分後衛……

那年球季T.Allen在一場面對溜馬的比賽中手感極佳,但是卻在一次裁判響哨後的非正規時間來了一記暴扣,結果不但球沒進,還害自己的前十字韌帶斷裂,也從那一次大傷之後,他失去了以往的強勁爆發力,也改變了他的球員生涯。

與Bowen一樣喜歡纏著對手不放,與Bowen一樣充滿了爭議,有時候會突然出現無影腳、鎖喉手等小動作,越是惹得對方不耐煩,他就越有鬥志,T.Allen可以說是完全繼承了Bowen的風格。他曾經是塞爾提克的「Kobe殺手」,曾經在西區季後賽親自盯死Kevin Durant,在今年季後賽更是讓Thompson打得綁手綁腳,如果聯盟在某一天頒給他年度最佳防守球員,我也不會太過意外。

請繼續往下閱讀

然而相較於Bowen還擁有底線埋伏的三分能力,T.Allen可能因為防守熱情過於強烈,使得他完全忽視了進攻,如果大家有印象的話,今年勇士隊曾經用中鋒Andrew Bogut來防守他,就是因為認為他在進攻端會「隱形」,T.Allen已經33歲了,要他現在培養出外線可能也已經有點晚了,但至少在防守上,他已經奠定了他的偉大。

Avery Bradley (24)

新生代球員之中,Bradley的防守以及態度是我認為最接近上面兩位前輩的球員,三年前他接下GAP三巨頭之一的Allen先發之位之時,他曾經說過:「我不太會運球,也不太會進攻,但如果你問我為什麼可以獲得上場時間,我想應該就是因為我的防守吧!從國高中時期教練就一直說要會防守才能上場,所以我一直都在訓練防守。」

當Rajon Rondo還沒有受傷時,他們兩人所組成的後場是聯盟中公認最具有防守威脅力的組合,雖然Bradley只有6呎2吋(約188公分)高,但是他很擅長利用他的速度黏著對手,就算被過他還是會拚全力跟上去,令我印象很深刻的一球是有一場熱火對上塞爾提克的比賽,Wade從底線空手切入接獲LeBron James的傳球,正準備來個高難度拋投時被Bradley狠狠賞了一個大火鍋,而Wade還跌倒躺在地上。因為良好的防守以及積極的態度,球隊也在去年夏天開給他一張4年3200萬美元的合約續留他,並期待他能夠繼續加油!

請繼續往下閱讀
Ads by

Rondo曾在被交易後說:「我承認前兩年我在防守端很不認真,我一直依賴著Bradley。」的確他就是這麼棒的防守者,他也表示每一年他都希望能夠成為年度防守第一隊的成員,現在像他這樣將防守擺在第一位的球員真的越來越少,或許未來有一天他也會像T.Allen一樣在場上大喊:「First team all defense.」也說不定!


Bradley的身高雖然不高,但速度與拚勁十足,有望成為新一代的防守大鎖


其餘人選:

Thabo Sefolosha、Iman Shumpert。


Sefolosha也是少數能夠利用防守改變比賽的球員


體能勁爆的雙能衛,具備控球能力又不失得分火力

在Jordan成為NBA的指標人物之後,大家總是喜歡尋找誰會是下一個Jordan接班人,但他們的第一個參考資料都會先以有沒有驚人的彈跳力以及勁爆的體能來斷定,這也是為什麼明明是一名射手的Allen,也會被擺進候選名單當中。

不過Jordan這類型的得分後衛已經太過全面,我們留到後面再來討論,在這段當中的主角往往都身高都處在比較尷尬的位置,在許多時期甚至會被球隊要求以控球後衛的身分出賽,但又因為太過醒目的得分能力或是因為陣中擁有更適合控球的角色,也使他們在進入NBA之後積極的轉型,開始往雙能衛的方向發展,加快整體後場的速度,也提升球隊的得分節奏。

請繼續往下閱讀

Dwyane Wade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生涯初期他曾被擺到控球後衛的位置,但是他心中的得分魂總是告訴他並不適合這個位置,最終在他與球團高層敞開心胸討論之後,他也被明確定位到了得分後衛,也降低了他身上的重擔!傷病纏身、年紀漸長的Wade現在在場上似乎開始有了一些小退化,儘管他總是咬牙切齒的拼命,只要能夠幫助球隊贏球,他就奮不顧身的比賽,他這樣的精神不但讓人十分感動,他的地位也已經成為年輕球員的模範榜樣!


永遠的閃電俠,Wade的精神與打法有機會繼續傳承下去


Victor Oladipo (23)

打從Oladipo被魔術隊選進之前,他的模板就一直是Wade,6呎4吋的身高要擺在控球後衛又因為組織能力沒有那麼強所以不適合;擺在得分後衛又因為身高的關係顯得有點吃虧,但魔術在選進他之後仍然將他放在控球後衛來加強他的持球作戰能力,因為他們希望Oladipo可以遵循Wade的生涯模式,最終成為一名獨當一面的明星雙能衛。

請繼續往下閱讀

菜鳥球季他可以說是同梯當中最穩定的一名新秀,但可惜因為Michael Carter-Williams在七六人擁有太大的發揮空間以及幾次超級爆炸性的演出,使得Oladipo與年度最佳新秀擦身而過。「全能」、「速度快」是Oladipo的兩項特色,去年球季他在一場面對七六人的比賽中,與MCW同時繳出大三元的成績,之後面對擁有Carmelo Anthony的尼克隊也繳出了生涯最高的30分9籃板14助攻優質數據。今年球季也是繼續保持穩定的表現,並且因為新秀控衛Elfrid Payton的加入他能夠回到最熟悉的得分後衛,將心思放在防守與進攻之上。

魔術的陣容非常有潛力但也非常完整,Oladipo現在要培養的就是如同Wade那樣捨我其誰的領袖魅力,不但自己要打出好成績證明他有能力率領球隊贏球,也要將這樣的氣勢感染給其他隊友,幫助這支明日之星重返季後賽。
Zach Lavine (20)

如果說Lavine是控球後衛,那麼他的效仿對象應該要是Russell Westbrook,但就灰狼現在的打算來看,他最終並不會以控球的身分出發,而是會暫時先以替補第六人培養雙能衛的資質。

菜鳥球季因為Ricky Rubio的受傷有代班過幾次控球後衛,他能夠組織、能夠單場傳出雙位數的助攻,但可以明顯看到對他而言,「得分」才是最適合他的一套風格,今年賽季的倒數第三場比賽,Lavine再次以先發控球迎戰今年的總冠軍金州勇士,面對MVP Stephen Curry,Lavine就像初生之犢不畏虎,以37分9籃板4助攻的表現力抗Curry的34分7助攻,但最終灰狼仍然以101比110輸球,而打出生涯代表作的Lavine卻也讓大家更加期待這名新科灌籃王的未來,或許有一天他不會只是一名「灌將」,他能夠成為明星級的後衛。

請繼續往下閱讀





Lavine比Wade擁有更棒的彈跳力,或許還有更快的推進速度,但是Wade的切入技術較為多元,而Lavine目前看來不是扣籃就是近距離的急停跳投,如果想要讓自己能夠有更輕鬆更有效率的得分方式,Lavine必須增強他切入後的終結方式,並且善用他勝過Wade的外線能力(Wade生涯12季沒有一季三分球命中率超過32%)。不錯的控球技術加上強悍的得分爆發力,要將他說成Wade的接班人,並不只是空談而已。


打控衛像Westbrook,但灰狼應該會讓Lavine在未來主打得分後衛,將他培養成雙能衛


其餘人選:

Dion Waiters、Marcus Smart。


Waiters也曾被認為是Wade接班人之一,如果心態能夠更加成熟,也不無可能


天賦加上老練,培養出全能難纏的球風

有別於上述球員擁有非常顯眼的特色,有一種角色卻顯得十分的「雜」,他們具備了能夠成為定點射手的能力、具備雙能衛的組織以及得分能力、最後外加上詭譎的打法,無法輕鬆判斷出什麼才是他們真正的風格定位。

人稱「鬼之切入」的Manu Ginobili,雖然是以馬刺陣中的第六人開始出發,但卻是球隊的第三大支柱,看Ginobili打球會覺得有一種很詭異的美感,很狡猾卻又很順暢,不但可以組織進攻還能在適當的時候變成球隊的搶分射手,搭配上原有的歐洲步切入能力,Ginobili的球風或許就是充滿著「靈性」。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可能邁入生涯最後一或兩年的Ginobili雖然表現真的有因為歲月受到影響,看看現在的NBA,似乎已經看不太到有這樣的球員,在大家珍惜鬼切的最後時光時,不妨可以觀察誰很像他,就算無法取代,但也有機會將這樣的風格繼續傳下去。


生涯即將走入尾聲的鬼切,未來又有誰能夠讓我們回味這種充滿靈性的風格呢?


James Harden (26)

如果有人從Harden的菜鳥球季就開始注意他的話,就會發現雷霆隊當初一直以「Ginobili接班人」來看待他,按照典型馬刺系統來建構一支球隊,以低調寡言的Durant外加上豪放不羈的Westbrook組成先發雙箭頭,而板凳上再靠著全能的Harden來銜接戰力,那時候的雷霆是最接近總冠軍的時刻。

隨著Harden前去火箭成為一哥,他的目標當然不再是繼承鬼切而已,更多了一些更遠大的目標,像是成為聯盟第一得分後衛,以及擔任一名偉大的領袖幫助火箭成功升空。但不可否認他的打法還是與Ginobili如出一轍,出神入化的歐洲步、能夠組織進攻的控球能力、必要時刻成為球隊的外線射手,或許是在雷霆培養出來的觀念,也或許這就是Harden的「靈性」。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我眼裡Harden可以說是「進化版的Ginobili」,他擁有更強大的賴犯功力,雖然這樣的風格讓他獲得不少的質疑與批評,但他所帶來的破壞力是比Ginobili更加強大。不過現階段的Harden仍然沒有找到怎樣可以完全幫助火箭,他現在不再是三哥,而是一名球隊指標,他要如何將自己的心態磨練的更加成熟,會是他能否超越Ginobili的關鍵點!


或許是在雷霆時有被要求,Harden的打法確實與Ginobili很相像


Marco Belineli (29)
馬刺總教練Popovich曾經這樣稱讚Belineli:「他真的很適合我們,尤其他的籃球智商,他幾乎沒有花什麼心力就已經熟悉了我們的體系。」而當Ginobili的表現逐漸下滑時,Popovich也表示他並不擔心,「他不只是一名射手,他將和Ginobili一樣全能,他懂得如何掌握半場進攻也有很好的比賽閱讀能力,同時他也很熱愛傳球。」

前兩年在馬刺的時候,Belineli就像是另外一個Ginobili,兩人也經常會同時在場上,這時候偶爾會看到Ginobili來擔任playmaker,偶爾又會換成Belineli來擔任,如果說Ginobili是馬刺正統的第六人,那麼Belineli就是備案的第六人。

如今Belineli選擇離開馬刺加盟國王,能否繼續展現如同鬼切的風格還無法得知,畢竟來季的國王將會以跑轟戰術作為主軸,而先發有了Rondo、替補還有Darren Collinson,Belineli可能會失去像在馬刺一樣的組織權,但我相信以Belineli的「靈性」,他也能很快的融入,重新變成一名射手。

請繼續往下閱讀
Ads by


同樣都是外籍球員,Belineli能投能傳的能力也有前輩的影子


其餘人選:

除了上述兩名球員外,實在無法找到其他擁有像Ginobili一樣特質的球員。



消逝的神蹟,無人能及的黑曼巴

籃球界中的「那個人」用一場場神蹟、一顆顆不可能的進球,把NBA這個招牌推廣到了全世界,曾經大家積極的尋找誰能夠接下這樣的任務,隨著世代的交替將NBA繼續帶到年輕人的生活中,20年前,一名桀驁不馴的高中畢業生,穿著紫金色的8號球衣,不下一次地向那個人宣戰,時至今日,他不但寫下了屬於自己的傳奇,也成功完成了那個人在退休前所託付的心願,這名球員就是,Kobe Bryant。

很多人都被Kobe、Jordan兩人的球技、動作所吸引,他們兩人的技術成為全世界眾多球員以及所有籃球迷爭相模仿的招式,不論是「一氣呵成的fadeaway」、「切入後的急停後仰」,都是大家心目中難以忘懷的經典之作。但在此同時,兩人卻是經過了難以計量的努力以及血淚才能夠達成現在的地位,面對眾多的質疑,不用講太多的話,而是用更多的行動來反駁,永不認輸的精神,也成為他們為什麼能夠成為「神」的關鍵。

請繼續往下閱讀

即將到來的球季,或許就是Kobe的告別作,也到了開始尋找誰能夠繼續讓「曼巴精神」發揚光大的時刻,然而就目前為止,真的找不到任何一人擁有這樣的特質以及風格,或許是現在的NBA與以前南轅北轍,也或許是因為沒有人能夠有當年Kobe勇於挑戰Jordan的信心,滿滿的捨不得以及滿滿的失望參雜,Kobe的退休是不是也象徵這精神的失傳?


當年接下Jordan的棒的年輕人如今也到了傳棒的時候,未來又會是誰有資格接棒呢?


風水輪流轉,曾經叱吒一方的得分後衛現在似乎成了NBA球場上較為低調的一個位置,感懷著舊時代的偉大得分後衛即將退去,期待著新時代的得分後衛頂替上來。

究竟需要多久的時間?

或許沒有人知道,但或許過了幾年後,得分後衛又會再次成為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