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絕殺啦!為什麼要說”又”呢?

今天要談的不是NBA國王隊Cousins,那顆彈了四下彈進去的絕殺;而是在台灣媒體愛誇大形容的風格之下,那些球進了,對手還能喘口氣死不了,自我感覺良好的絕殺球。




雖然不漂亮,卻是個貨真價實的絕殺。



什麼是絕殺球呢?簡單說:必殺,必死,必勝球,球進之後勝負就定了,再怎麼CPR都救不回來的,在我心中才稱得上是”絕殺”。比賽結束前的最後一擊,投進了就是英雄,就是贏家。出手球在空中也許不到一秒,但那種期待的感覺是最讓人興奮的。



台灣的媒體卻常常濫用”絕殺”一詞,只為了讓標題看起來更精彩更吸引人。其實球進了之後,落後的球隊大多還擁有喊暫停佈署最後反擊的機會。我實在很想問,如果落後的球隊最後又成功出手,把球投進籃框了呢?那麼那些本來讀者們觀眾們以為的”絕殺”,不就換人殺殺看了。

請繼續往下閱讀


活塞轉運 詹寧斯絕殺馬刺 (中時電子報)

馬刺隊其實最後還有0.1秒的時間可以進攻,暫停之後前場發球,球迷們不該期待這0.1秒嗎?



伊凡斯絕殺上籃 鵜鶘險勝暴龍 (蘋果日報)

暴龍隊有1.6秒的時間,也叫做被絕殺?



德州內戰 火箭罰球絕殺小牛 (中時電子報)

呃… 只要有心,罰球也可以是絕殺。(誤)



沒有一擊斃命的絕殺,這樣還稱得上是絕殺嗎?



絕殺的條件之一,必須要是”Buzzer Beater”。有人稱Buzzer Beater為零秒出手,但最好的解釋應該是”壓哨球”。而以上舉的一些例子,最多只能算是”Clutch Shot”,致勝球;可說是決定勝負的一球。以棒球的術語來說該是”勝利打點”。兩者比較之下,是有很大的不同。



然而”絕殺”的說法,記得已經有幾年了,只是漸漸被濫用,導致三不五時就看到這邊也絕殺那邊也絕殺。慢慢這兩個字無法帶給我任何的驚奇感,還是直接到NBA的官方網站去收看比賽的Highlight比較實在。



NBA 13~14球季的致勝球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