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其功於一役—-當中華擊敗中國


留言
中華隊擊敗中國的剎那,我想田壘,曾文鼎和學長李學林應該是中華隊陣中最感慨萬千的球員……

田壘,曾文鼎,吳岱豪,何守正,李學林是12年前籃協主導的”大換血”政策中的重點球員,當年的換血政策很粗糙,籃協在不兼具實力,經驗,老將感受的考量下硬把這些高中剛畢業的潛力股推上前線當砲灰,美其名是培養台灣籃壇的”黃金世代”,背後卻有太多的權力算計,這個換血政策甚至導致後來新浪遠走大陸CBA的結果

台灣的籃球迷在換血政策的隔年找到機會修理籃協這些豬腦袋,當年瓊斯盃,中華隊由這些年輕的新血挑大梁,對上大陸CBA歸來的新浪,結果球迷一面倒的為新浪加油,甚至在這些中華隊球員上罰球線的時候以噓聲表達對政策的不滿,讓場邊觀戰的外隊球員看到的台灣球迷的血性和台灣籃協的無能……..

這批所謂的黃金世代其實一直很辛苦,他們國際賽打不出好成績,台灣的籃球發展又停滯於半職業半業餘的SBL,即使像田壘,曾文鼎,李學林等這幾年幾乎無役不與的為國征戰,台灣籃球員場外的新(醜)聞還是一直不斷地被放大,掩蓋住他們對籃球的熱誠和付出, 其實這些球員不該去承受所有的原罪,一來亞洲發展籃球的國家太多,不像棒球的目標明確,就是以日韓為標的去學習和戰鬥,台灣籃球隊每次出去打國際賽都會遇到新的挑戰,像近幾年崛起的伊朗,二來台灣的市場容納不下兩個職業運動,籃球只能居於棒球之下,台灣好的籃球員別無選擇的登陸去追求更好的待遇和更高的挑戰,無可厚非,卻也無可奈何……..

台灣的職業運動環境基本上有它的限制,不過環境不好有環境不好的策略和手法,擊敗中國不代表臺灣的籃球水準整體性地進步還是環境改革的成功,而是代表臺灣籃球人才輩出和展冀未來的希望…….
田壘,曾文鼎等人,當年背負”空有天賦,沒有態度”的天之驕子,一定沒想到,他們有朝一日,能板倒亞洲的籃球長城中國,去完成那年瓊斯盃讓他們被噓爆的那群老將所未能達成的使命………

入我心思門,方能之我相思苦,這群球員想必心有千千結…….
台灣籃球的“黃金時代”, 用了整整10年的時間,畢其功於一役,為國為民也為自己,打出了最感人也救贖的一場勝利…………